【港岛故事④】香港人起英文名字:每个人身份的标签,有人会用一辈子,有人则会经常换
来源:算命网 时间: 2023-05-06香港人作自我介绍时,很少会告诉别人中文全名,一般都只是介绍自己的英文名。我的英文名叫Jenny(珍妮),但如非必要,我都会介绍自己为“芷渊”。这个故事要从小学讲起。
虽然不是所有香港人都有英文名,但取英文名在香港是非常普遍的现象。小学二年级那年,英文老师让我们一人想一个英文名,方便她上课时喊我们名字。于是那天回家,我就问妈妈。恰巧有个亲戚在家做客听到了,跟妈妈说:“芷渊的样子像Jenny,就叫Jenny吧!”
“Jenny,挺好听啊!好啊!”
虽然到现在我都不知道“Jenny”到底长什么样的,或者亲戚口中的那个“Jenny”是否真有其人,但当时家人都附和,从此我就多了一个英文名字——“Jenny”。
在同学、朋友、同事之间,香港人大多会以英文名相称,甚至有时候你根本不知道他们的中文名,因为相处的时候也不需要知道。除了爸爸妈妈、老师、上司可能连名带姓叫你,哪个朋友称呼你全名的,一定关系特别好。
小学时,我一直挺喜欢Jenny这个名字。老师说,Jenny一般被形容是有趣、外向、有着西方气息的邻家女孩,反正我当时的理解就是“亲切友善的好女孩”。
直到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到美加旅游,在加拿大野生动物园骑大象时,我听到大象驯兽员大喊“Jenny, stop! Jenny, stop!(珍妮,停下来!珍妮,停下来!)”我很好奇怎么在加拿大会有人认识我。事后才知道,原来我骑着的大象名叫Jenny,大象驯兽员是叫它停下来摆姿势给游人拍照。后来同学知道了这个故事,帮我起了个绰号叫“Jenny Elephant(大象珍妮)”。
叫Jenny其实没什么不好,很多美女明星都叫Jenny,后来驰名的“小熊曲奇饼干”不也取名“Jenny Bakery”吗?只是名字会有时代的烙印,名字背后往往反映了所处的时代,信息量不容忽视。
上世纪70年代前,英语是香港唯一法定语言。虽然全港绝大多数市民用的是汉语,讲的是广东话,但政府文告、法律文书统一用英语书写。到了1974年,港英政府立法宣布“中英文同等地位”。直到特区政府成立香港英文名,“双法定语言”都没有改变。香港人出生时需要同时填写中文名与英文名,大部分英文名都是中文名的粤语拼音。而香港人的中文名与英文名一样,都具有法律效力。
老一辈的香港人,喜欢叫Peter、John、Paul、Mary等香港英文名,很多都源自基督教文化背景的“Christian names(基督教徒名字)”。当然,也有直接用粤语拼音的名字,我小学一年级英文教科书的第一课就有这样一句话:“Yip Siu Lan and Leung Wai Ming are good friends. (叶小兰与梁伟明是好朋友)”。“Yip Siu Lan”和“Leung Wai Ming”就没有英文名。
上世纪60、70年代出生的一代,喜欢用Kelvin、Jacky、Shirley、Vivian、Jenny等。这也是后来我不太愿意介绍我叫Jenny的原因之一,因为用这个英文名的香港人,一般都比我年龄大很多。
那个年代大多不会直接用粤语拼音的英文名,取而代之的,是中文名字的英文缩写,譬如“家强”叫“KK”、“嘉欣”叫“KY”等。香港特区前特首梁振英就取了“振英”拼音的“CY”做英文名。也有人用英文名配合中文名的发音,如容祖儿叫Joey、张智霖叫ChiLam,名字中有“茵”“欣”“恩”等粤语拼音为“Yan”的叫阿Yan、Yannie、Yanki,有“祖”“藻”的就叫Joe、Joey等。
到了我们80后一辈,英文名开始变得更为多元化。记忆中,我的同学中有叫Holly、Amanda、Janice、Heidi、Una、Athena等等。有人会用出生月份作英文名,六月生日的叫June,八月出生的叫August。也有人喜欢用叠字英文名,例如JoJo、YoYo、CoCo、MiMi、BoBo等,尽管被说更像小宠物的名字,但不少人偏偏看中它们的可爱与亲切感。
随着日韩文化在香港流行,Yuki、Suki这些日文名已不足为奇,越来越多人取用法文、德文甚至俄文等作“英文名”,例如Charmaine、Amelie、Adele、Sandra等。香港律政司司长袁国强的英文名Rimsky就是常见的俄文名。有一次他在访问中透露,曾有大律师劝他改名,因为香港人不会找一个“俄罗斯人”当法律代表。
Potato的英文名更好解释,纯粹因为他特别喜欢吃马铃薯类食物,薯条、薯片、薯格,恨不得自己也要变成Potato。于是我们经常调侃他俩,叫他们做Sixteen Potatoes(十六个马铃薯)组合。
谁说英文名一定要用名词?性格开朗的可以叫Happy(开心),吃货可以叫Yummy(好吃),我还见过一些有个性的英文名叫Never(永不)、Ever(曾经)。香港有位黄姓补习老师就叫Never Wong,据说是取了“Never Wrong(永不错)”的谐音,所以很多学生高考前都会报读她的课程,说是好意头,沾沾考试运。
不过,虽然大多数香港人都有英文名,但很多人都不会把身份证上粤语拼音的英文译名改为英文名,因为这个名字通常都来得很随意。我的“Jenny”就从小学一直用到现在,虽然后来曾有N次想改名,但用习惯了也就习惯了。当然,也有一些人在不同人生阶段都会换一个英文名,我有个朋友小学叫Annie、中学叫Vivian、大学叫Bella,出来工作变成Isabelle了。
用英文名相称还有一个好处,就是可以避免很多尴尬场面。中国人的传统礼仪以儒家为典范,不熟的人之间很少直呼名字,除非是长辈称呼孩子、上司称呼下属等,一般都带有一种“上对下”的意味,但西方的沟通模式则更倾向于平等相称。
大学时去美国进修交流,室友带我去见她爸爸妈妈,我很有礼貌地称呼对方为“Uncle(叔叔)”“Auntie(阿姨)”,被他们笑了很久。后来我才知道,很多外国人就算子女称呼爸爸妈妈都会直呼其名,我称他们为“叔叔、阿姨”反而让他们感到不自在和见外。
英文名在职场也非常有用。刚到凤凰工作时不熟悉内地文化,不知道原来内地人称呼比自己大几岁、但较为资深的同行都会称作“XX姐”“XX哥”,后来一个同事告诉我,说不这么称呼可能会被人觉得你没礼貌、没大没小。在香港职场就可以免却很多这样的误会,大部分同事间都会称呼英文名,就算上司下属也以英文名相称,既不会过分亲昵,又可以避免称呼不当的尴尬场面。
香港人的英文名发展至今,越来越百花齐放,当然,有些已经变得不伦不类,甚至闹出不少笑话。但在这个华洋杂处、既摩登又传统的城市,港人文化身份一直在其中挣扎求存。为自己取个英文名,就像在花多眼乱的世界上为自己精心挑选的身份标签。
这个标签,有人一用就是一辈子,也有人会随着人生不同阶段和价值观的改变,为自己易换不同的标签。还是那句话,名字背后,信息量不容忽视。
(作者系凤凰卫视高级记者)